村BA决赛火爆全网,也复兴了苗舞、苗节与苗寨
2023年3月27日,“村BA”总决赛现场人山人海。(人民视觉/图)
“前面的表演,特别像是在看演唱会。”村BA决赛这几天,几万名球迷挤满了台盘村的犄角旮旯,村里杂货店的老板娘吴艳忙得晕头转向。即便如此,吴艳和丈夫还是忍不住心里痒痒,两人轮流看店,抽空去现场瞅了两眼。除了激烈的比赛,吴艳被赛前的苗族舞蹈表演所吸引,“大家都打开手机灯,跟着节奏摇摆,他们后来说是在蹦苗迪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2023年3月27日,贵州省首届“美丽乡村”篮球联赛总决赛,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落幕。台盘村属于苗族村寨,有着在每年农历“六月六”的吃新节举行斗牛、斗鸟比赛的习俗,后来增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篮球赛项目,被网友亲切称为“村BA”。(详见相关报道《球规进村规,资本被禁入:“村BA”火爆背后的基层治理细节》)因为热烈的氛围,接地气的办赛风格,村BA在决赛日再次火爆全网。
村BA改变了台盘村以及周边乡镇的命运,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型路径。篮球比赛期间,几万名观众被吸引到这个古老的苗族村寨,农家乐、民宿等服务产业蒸蒸日上,舞蹈、刺绣、相亲会等传统民俗也在篮球场上复兴。
“两万多座位照样不够”
“真的太火爆了,早早就去占位置了。”因为要照顾店里的生意,吴艳只在3月26日晚上现场观看了完整的季军争夺战。比赛在当天晚上7点半正式开始,那天下午刚吃过午饭,吴艳便开始占位置,在观众席整整坐了六七个小时,“水也没喝,饭也没吃,厕所也不敢上,怕回来位置就没了”。
“有一个黑龙江人,自驾游开车过来看球赛。”2022年村BA火爆之后,来台盘村游玩的人便络绎不绝,遇到比赛日,更是熙熙攘攘全是人。不过那个时候的球迷群体,主要来自周边县市,2023年,开始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。“因为我们这里什么都是免费的,门票免费,停车免费,很多人都来了。”吴艳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。
现场观众搭着梯子看比赛。(人民视觉/图)
“今年我们增加了看台,有两万多座位,但是照样不够位置。”张德是台盘村的驻村干部,亲眼见证了村BA从当地山村自娱自乐的篮球赛,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民间赛事品牌。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村BA“出圈”后,台江县台盘村启动了球场改扩建项目,新增了运动员更衣休息间、媒体接待采访室、会客休息间、公共卫生间等设施,并拓宽了停车场,观众座席也从一万多个增加到两万多个。
即便做足了准备,村BA的吸引力,还是超出大家预期。除了十里八乡的乡里乡亲外,据不完全统计,黑龙江、浙江、云南、广东、香港等地,都有成批游客专程前往台盘村观赛,“这次在中心球场,有将近三万人进场看球”。
张德介绍,在黔东南自治州的苗族村落里,组织篮球赛的历史非常悠久,而且村民们非常热爱篮球,所以当村BA火爆之后,村民们不仅有组织更大规模比赛的能力和经验,而且十分珍视乡村篮球赛的品牌。
“如果谁在我们这里抢位置,吵架或打架,终生不能进这里看球。”张德说,包括不尊重裁判和对手、吵架打架在内的行为,都被村民们所摒弃,“要保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所以形成品牌影响力了”。
村BA原本是每年“六月六”吃新节的保留项目,因为反响热烈,当地政府在此基础上,又发展出“美丽乡村篮球赛”,邀请周边地区的民间球队参赛。一年举办几场篮球系列赛,可以在相对长的周期内,保持对球迷的吸引力。
民俗在篮球场复苏
除了激烈的比赛和热烈的氛围,2023年村BA决赛开场前和中场休息的民族舞蹈也很“出圈”,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刷屏的镜头。
“我们天天看,觉得没什么,外面来的球迷就觉得很好。”张德说,在比赛间歇,他们组织了苗族歌曲、舞蹈和刺绣表演。尤其是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青年格外引人注目,他们热情洋溢的舞姿,直接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
球赛间歇跳的舞蹈热情奔放,被网友称之为“苗迪”。“苗迪是我们根据苗族传统舞蹈,结合东方迪斯科和现代舞创新而来的。”
2023年3月25日,“村BA”总决赛上的少数民族舞蹈表演。 (人民视觉/图)
村BA缘起于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。张德介绍,历史上,苗族村寨在吃新节的时候,村民会走亲访友、联络感情,它也因此成为苗族少男少女展示自我、谈情说爱的节日。
“我们有个女青年,这次回来就是找对象。”张德介绍,除了在吃新节上交流感情之外,苗族还有一个名叫“姊妹节”的传统节日,专门给男女青年找对象、谈恋爱提供牵线搭桥的机会,“找到了就结婚,找不到明年再来”。没想到,这些传统习俗,在篮球场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复兴。
除了苗族舞和“相亲会”,古老村规民约当中的自治模式,也借篮球赛得到升级。“卫生环境方面,我们村实行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’”,张德介绍,遇到重大比赛日,村民志愿者、村委会、驻村工作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,一个小时便会把赛场的垃圾清理干净。
“别的地方可能也办球赛,但是办(一场)球赛打一次架,就不办了。或者办球赛对当地老百姓没有什么实际收益,也办不下去。”张德分析,台盘村村BA之所以持续火爆,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篮球真挚热爱,另外也是因为村民们团结,“因为团结,才能年年举办”。
年轻人回村创业
村BA火爆之后,台盘村不光成为球迷打卡圣地,各式各样来村里参观访问的游客络绎不绝。张德说,有高校的博士生住在村里面,“专门研究这块课题,也吸引了很多学者,学校的老师同学过来做研究”。
“网上铺天盖地写我们那里。”张德说,因为贵州人习惯吃辣椒,忽然来了很多不吃辣椒的人,“我们就知道,是外面的朋友来了”。
“现在(饭店)起码翻了好几倍。”村民黄兴强是村BA的志愿者,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村里很多临街铺面之前空置,现在都成了餐饮店。“大家来都要边吃边喝,边玩边看球。”
黄兴强原本在外地打工,最近几年回到村里,打算在老家扎根下去。他尝试了好几个创业机会,终于找到给周边饭店提供液化气设备的项目。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,更大的创业规划,渐渐在他的心里成型。
台江“村BA”官方线下体验店内,顾客正在选购周边商品。(人民视觉/图)
“我们家离球场很近,我也很想去看,但店里忙着根本走不开,偶尔没人时能看10分钟直播。”决赛期间,连续两天,村里杂货店老板娘李志美都要忙活到12点,睡前至少还要刷一个小时手机,看一看球赛视频。
这次决赛,李志美早早进了很多货。“现在红了,吸引了更多人,很多人都感兴趣来做生意了。”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,之前交通运输不方便的时候,人流量比较小,担心活动过去卖不完食品就会过期,“现在方便进来后,可以多囤一点”。
张德介绍,大家很有信心打造好乡村篮球小镇,“以后还要建室内篮球馆”。他说,游客多了之后,现代农业采摘、银饰产品、苗族刺绣,民族歌舞体验等新业态发展起来,年轻人纷纷回村寻找机会,村里人气越来越旺。“大家来感受我们农村的快乐,也能够给我们带来增收。”
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实习生 胡世鑫 张蔚婷